关于西藏定日县2025年山洪灾害防治设施维修养护及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第三方技术服务单位比选公告
全部类型西藏日喀则2025年05月26日
关于西藏定日县2025年山洪灾害防治设施维修养护及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第三方技术服务单位比选公告
一、比选条件
建设单位对该项目具有丰富经验的第三方技术服务单位进行比选,拟选择综合实力强、经验丰富、价格合理的第三方技术服务单位。
1.服务地点:定日县;
2.比选内容:对定日县****
3.工作时限:以合同约定为准;
4.项目最高限价:37.53万元。
二、比选申请人资格要求
1.持有效的企业独立法人营业执照,符合投标项目对应资质的标准要求;
2.具有山洪灾害防治设施维修养护或山洪灾害防治项目业绩;
3.参加比选的比选申请人在本项目比选截止时间前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社会信誉良好,以“信用中国”网站和“中国政府采购网”查询为准;
4.近三年(22年、23年、24年)内任意一年的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或财务报表。
5.本次比选不接受联合体比选。
三、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及地点
截止时间:****
递交地点:点击登录查看
联系人:点击登录查看 ****
四、文件递交方式
比选申请公司需要将比选申请文件密封递交至水利局,比选申请文件须加盖单位鲜章。
五、比选评分标准
采购需求:
第一部分 山洪灾害防治设施维修养护
1.朗果普曲参木达自动雨量水位站损毁重建
对朗果普曲参木达自动雨量水位站损毁重建。
2.设备更换
对扎嘎河通门、鲁鲁河白坝、曲曲河多杰、尼辖乡等站点存在问题的设备进行更换。
3.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
(1)自动水位站常规维护:对定日县****
(2)对定日县****
4.视频会商系统和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维护
(1)视频会商系统运行维护;
(2)监测预警平台运行维护。
5.通讯费
缴纳17个自动监测站点一年通讯费。
第二部分 山洪灾害防治
1.新建自动雨量站
在定日县新建1个自动雨量站。
自动雨量站是一种低功耗、高可靠性的远距离数据采集传送装置。它能够自动实时、定时地采集雨量、终端电源电压参数,并向中心站发送数据和终端工作状态信息。
(1)自动雨量站功能
定时自报:自动雨量站按设定的自报定时周期时间(1-12小时,可按需要设置)采集雨量、电池电压数据,无论数据有无变化,均向中心站发送存储雨量数据和电源状态等信息。
自动加报:自动雨量站工作在微功耗值守状态(12vDC/0.1mA),实时监测翻斗式雨量计计数,当RTU监测到翻斗式雨量计短时间内(时长可设置,例如5分钟)降雨增量超过设定数值(可设置),则自动向中心站发送最新雨量、电源状态等信息。
人工置数:系统运行人员在现场人工观测雨量数据,用人工置数的方式,将观测数据、观测时间、数据类型等参数发回中心站,存入计算机的数据库。
参数设置:能通过中心站发送设置指令,或现场操作,设置站号、雨量初值、采样时间、报平安时间、传感器类别等参数,能现场对传感器进行动态测试。
(2)设备选型及主要技术指标
①定日县多年平均降水量<500mm,采用0.2mm分辨率翻斗式雨量计。
②自动雨量站通过太阳能以及蓄电池为整个系统供电,作为整个站点的动力源,蓄电池的状态直接关系到自动雨量站是否可以正常工作。为了全面有效、远程监测各个自动雨量站蓄电池的状态,RTU需配备蓄电池监测模块,实时监测蓄电池电压、电流等,自动雨量站上报雨情数据时,同时上报电池状态,以便在电池出现故障、老化之前提前了解,在站点异常时了解电池情况,确保站点供电系统的健康,并为站点故障分析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3)自动雨量站主要设备
序号 | 设备名称 | 单位 | 数量 |
1 | 翻斗式雨量计 | 台 | 1 |
2 | 遥测终端(RTU) | 台 | 1 |
3 | GSM/GPRS通信模块 | 个 | 1 |
4 | 移动通信SIM卡 | 张 | 1 |
5 | 信号避雷器 | 套 | 1 |
6 | 蓄电池 | 块 | 1 |
7 | 50W太阳能板 | 套 | 1 |
8 | 太阳能充电控制器 | 个 | 1 |
9 | 机箱 | 套 | 1 |
10 | 线缆辅材 | 套 | 1 |
(4)自动雨量站供电
自动雨量站采用太阳能浮充蓄电池或锂电池方式供电,电源配置应满足1个月连续阴雨天气正常供电。
(5)自动雨量站与中心站通信
自动雨量站配备GPRS通信模块作为主信道。自动雨量站与中心站通信需满足《水情遥测信息传输标准》(DB54/T 0247-2022)。
2.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修编
(1)县****
3.县级山洪灾害防御培训
开展1场县级山洪灾害防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1)山洪的基础知识;(2)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3)群测群防体系建设;(4)山洪灾害防御及自测自救;(5)汛前准备及纪律要求。
4.县级山洪灾害防御演练
开展1场县级山洪灾害防御演练,演练科目包括:(1)监测预警;(2)预警发布;(3)灾情会商;(4)应急响应发布;(5)堤坝抢险;(6)安全转移;(7)伤员救护;(8)人员安置;(9)电力通讯抢修;(10)应急响应解除。